不知道大家在市場上看見大小不同的蕃茄,會不會好奇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?市面所見比較大的蕃茄主要是「牛蕃茄」和「黑柿蕃茄」,小小一個一個的蕃茄有很多種,像:「聖女蕃茄」、「玉女蕃茄」等等。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?糖友們在吃蕃茄時又該注意什麼呢?
目錄
蕃茄不同之處
- 「牛蕃茄」整顆看起來鮮紅色,一般用於烹調、生菜沙拉、夾三明治或漢堡。
- 「黑柿蕃茄」外皮帶點綠色,南部古早味傳統吃法是切片加醬料吃,也可用於烹調。
- 「聖女小蕃茄」就是甜度比較高,小顆也很多汁。
營養學上的分類-它們到底誰是蔬菜誰是水果?
一般在營養學上的「食物代換表」目的是把營養價值差不多的食物分類訂定分量,讓我們在食用的時有更多替換的選項,以避免營養攝取不均。從衛福部食藥屬的營養成分分析來看,「大蕃茄」的熱量較低、總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較低,所以原則上被歸類在蔬菜類而不是水果類。而較小顆的「小蕃茄」,像是:聖女蕃茄、玉女蕃茄、櫻桃小蕃茄、金女小蕃茄等等,因為它們普遍熱量較高且較甜,被歸類於「水果類」。
所以下次看到蕃茄,簡單來說就是:大蕃茄當成蔬菜;小蕃茄當成水果,如果有血糖問題的糖友們就要記得吃「小蕃茄」時,吃的量要有所控制斟酌唷!
蕃茄生吃還是熟食好?
蕃茄中的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,在烹調時使用油,或是和含油脂的食物一起吃,可以增加茄紅素的吸收。
那蕃茄應該生吃,還是煮過在吃比較好呢?
◼大蕃茄:
- 生食:大蕃茄在營養學的分類屬於蔬菜類,不需要切,洗一洗就能吃,帶出門下午肚子餓時當小點心,不僅方便還能彌補外食可能攝取不足的蔬菜量。
- 烹煮:蕃茄本身就有獨特的風味和香氣,適合用來做料理增添風味,例如:蕃茄燉肉、蕃茄肉醬。
◼小蕃茄
- 生食:小蕃茄屬於水果類,拌入沙拉中可以增添顏色,沒有經過加熱,保留更多的維生素C!
- 烹煮:小蕃茄比較少被用來烹煮,不過我偶爾也會用小蕃茄來做蕃茄炒蛋,加油先炒小蕃茄再加入蛋拌炒,同樣也可以攝取到茄紅素!
其實,不用太糾結,生吃或熟食都可以!依據不同料理方式,多樣化地攝取就OK囉!
延伸閱讀-蕃茄飯再加一個東西,增加茄紅素的吸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