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,在親餵時寶寶喝的第一口和最後一口成分也有所不同唷!妳可能聽說過乳汁有分成分前奶和後奶,前奶、後奶是什麼呢?多久需要換邊餵奶呢?什麼時候該餵寶寶?要怎麼看寶寶有沒有吃飽?關於新手媽媽親餵常見的問題一次告訴妳!
目錄
Q1:母乳的成分是什麼?不同時期的母乳成分不同?
乳汁的分泌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初乳、過渡乳和成熟乳。
「初乳」是寶寶出生後約一週內媽媽所分泌出的乳汁,蛋白質含量較高,且富含免疫成分,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不只營養,還提供給寶寶對抗外界細菌和病毒的防護力。而「過渡乳」是介在初乳和成熟乳之間的乳汁,通常是指產後5天~兩週,過渡到成熟乳時期的乳汁,具有部分初乳的特性,乳汁也慢慢增加,接著進展到分泌「成熟乳」的階段。
母乳最特別的地方是,母乳的成分是動態的,產後幾天分泌的初乳和產後1~2個月後所分泌的乳汁成分是不同的,母乳的成分會因應寶寶的成長和發展而變化,滿足寶寶所需要的營養。
Q2:初乳特別的營養?
初乳分泌量少、質地黏稠、呈現淡黃色,初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、類胡蘿蔔素等營養,也含有抗體、免疫球蛋白、乳鐵蛋白、表皮生長因子等。初乳雖然量少,但對剛出生寶寶來說已經足夠,可以促進寶寶胎便排出及對抗細菌和病毒。
Q3:前奶後奶是什麼?多久需要換邊餵奶?
「前奶」是指乳房較脹、飽滿的時候所排出的乳汁,「後奶」是寶寶吸到後面乳房變軟時所排出的乳汁,前奶的蛋白質及乳糖含量較高、脂肪含量較低,而後奶的脂肪含量較高,可以讓寶寶比較有飽足感。
簡單來說,在同一次餵奶時比較前面排出的、寶寶一開始所吸到的是前奶。然而,前奶和後奶對寶寶來說都很重要,建議讓寶寶前奶和後奶都吃得到。
那寶寶吸多久以後才算是「後奶」?
在實際上很難用一個時間來界定「前奶」和「後奶」,因為每個寶寶吸奶的狀況不同,甚至每次都不一樣,媽咪們可以依照寶寶吸奶的狀況來調整,在餵奶時先給寶寶吸一邊的乳房,讓乳房從飽脹變軟,這樣寶寶前奶和後奶都可以吃的到。如果寶寶還沒吃飽想再吃,這時再換另一邊乳房。寶寶不是機器人,不需要太拘泥在時間上,也不用制式規定說吃多久就要換邊,依照每次哺餵情況調整就好。
Q4:怎麼知道寶寶真的有喝到母乳?
寶寶喝奶時每次吸吮的力道、專心程度、食量不同,不建議媽咪們用「吸吮的時間」當作寶寶吃得飽不飽的標準,寶寶吸吮的時間比較長,不一定代表寶寶喝得比較多,如果餵奶姿勢不正確或寶寶沒有正確含乳,都有可能拉長哺餵的時間。
很多親餵的媽媽會問:「要怎麼知道寶寶有喝到奶呢?」當寶寶有用正確的含乳方式時,可以觀察到:
- 寶寶的吸吮會變得深且慢,而且媽咪的乳頭不會感到疼痛
- 可以觀察到寶寶有吞嚥的動作或聲音
Q5:寶寶有吃飽嗎?
親餵母乳不像瓶餵可以知道寶寶喝下多少,不過媽咪們並不用為了計算寶寶吃多少而捨棄親餵,寶寶在喝飽之後可以觀察到寶寶滿足的睡著,或用手推開乳房、把臉撇開。此外,媽咪們也可以用觀察寶寶的生長曲線、尿布尿量,如果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有穩定的成長、每天大概有6片濕濕重重的尿布、尿液顏色不會太深沒有很重的味道,表示寶寶喝的奶量是足夠的唷!
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