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越來越熱,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「非傷寒沙門氏菌」引起的食品中毒,這是食物中毒常見的原因之一,而非傷寒沙門氏菌在7-10月是感染的高峰期,爸爸媽媽們在準備小朋友的食物時要特別注意唷!
目錄
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
可能原因
吃到了受到汙染的食物或水,像是:未煮熟的雞蛋、雞蛋製品、牛奶、肉類,或其他被汙染的水或食物
感染後症狀
可能產生腸胃道發炎、腹瀉、腹痛、嘔吐、發燒等症狀,而孕婦、嬰幼兒、年長者、免疫力低下者在感染後的風險較高。
如何預防
1. 勤洗手:洗手是非常重要的預防策略,處理蛋品及生食前後、烹調食物前、吃飯前都要確實洗淨雙手,避免交叉污染。
2. 充分加熱食物:食物要充分加熱、煮熟後再食用。
3. 生熟食分開處理:處理生熟食所用的器皿、砧板和刀具應有所區隔。
4. 留意雞蛋或蛋製品的烹調製程:食用未全熟的雞蛋,或可能含有未熟蛋的蛋製品,容易增加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,例如:太陽蛋、溏心蛋、班尼迪克蛋、滑蛋、親子丼、法式吐司、沙拉醬、提拉米蘇、培根蛋黃義大利麵、月見烏龍麵、有生蛋黃的韓式拌飯。
家裡有小朋友的父母要特別留意衛生安全問題。以我自己的經驗,如果是在家裡自煮,烹調雞蛋前一定會徹底清洗雞蛋的外殼,打蛋之後也要洗手,才不會又摸東摸西交叉汙染(這是滿多人會忽略的細節)。
外食的部分,像親子丼或可能含有未熟蛋的餐點就不會給小朋友吃,如果不確定製程或可能含有未熟雞蛋的食物就要盡量避免(例如:沙拉醬、美乃滋、法式吐司)。